登 陆注 册论坛风格论坛帮助

   你的位置: 论坛 汉字改革论坛浏览当前帖子

       

  作者信息及帖子信息: 你是本帖的第 812 位读者 
sunzhenpo

积分:90
等级:论坛虾米
帖数:61
注册:2012-1-2

  信 息   留 言   编 辑   引 用

楼 顶 
[原创]11章第5节 为什么用“意、音双表新体系统”更新“楷体系统?

第5节  为什么用“意、音双表新体系统”更新“楷体系统?

第一、文字的性质会随其对应的语言的性质改变而改变;文字体式,在其对应的语言性质不变时,也会因社会的发展,对文字功能提出新的要求,而改变。这种改变,主要是为了提高和增加文字的功能,以适应社会发展的新的需要。因为工具的功能决定工具的结构,所以,其文字体式必然随文字功能的增加或提高而改变。汉字为适应中国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其体式已经更新过8次了,“意、音双表新体汉字系统”取代“汉字楷体系统”,是今天中国社会发展需要所导致的结果,也是汉字自身发展规律所决定的必然结果。
   1、中国从1840年,被迫卷入现代化社会潮流以来,汉字楷体系统,就暴露出很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诸多缺点和弊病。这些缺点和弊病,唯有如汉字历次体式更新那样,更新汉字楷体系统,才能完全彻底地解决。这就在客观上逼着中国人,非更新汉字楷体不可。所以,从1892年至今,100多年以来,改变楷体的呼声和行动就从来没有停止过。替换汉字楷体系统的“新汉字方案”,在官方和民间层出不穷,至今约有上千个之多。
2、用罗马字母构建的“新汉字方案”,经过100多年的实验,证明是行不通的。根本的原因是违反了“一定性质的语言决定一定性质的文字”的规律,违反了汉字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与汉语实现匹配,没有实用价值,广大民众无法使用。
   3、从汉语、汉字的发展规律上看,“以单音节词为基础的语音多载” 的汉语,最终必然导致最佳汉字体式系统出现,这就是“意、音双表的汉字系统”。为什么?
因为“意、音结合字,即‘形声字’”-----(顺便说明一下:其实,“形声字”的提法,是错误的。因为,文字是表示语言单词的书面符号系统。语言的单词,只有“词音”、“词义”两个要素,何来“词形”要素?所以,世界上的文字,从表达功能上说,就只有三种:直接表音,间接表意;直接表意,间接表音;意、音都直接表示。文字本身就是一种“形式”,“以形表声”的,那是纯拼音字母文字;“以形表意”的,那是“汉字”。因为“历史上,人们把都把‘意、音合成字’误称为‘形声字’了,暂时还改不过来。不管对错,为了顺应人们的习惯,我在此也只好把‘意、音合成字’暂时也叫做‘形声字’了。) 早在“甲骨文”系统中就有了,后来随着汉字的增多而迅速增多,今天占了楷体字总数的80%以上。这就证明了“意、音双表”是汉字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汉语拼音没有发明之前,“意、音双表的汉字”只能是这种直接表意、简接表音的“形声字”,而在汉语拼音原理发明后的今天,这种“意、音双表的新体汉字”就必然地出现了。
4、唯有把楷体系统更新成“意、音双表的新体汉字系统”,新体汉字系统才能与楷体汉字系统实现“无缝转换”。其他任何形式的新文字系统,都不能与楷体系统实现“无缝转换”。不能实现“无缝转换”的新文字系统,必然带来社会不可承受的转换成本和新、旧汉字文盲,所以,绝对不能被中国广大民众接受,必然转换不成。
5、既然“形声字”占了汉字楷体总数的80%以上,我们的前人,为什么不把那20%也改成“形声字”呢?这里有3个主要原因:
(1)、“形声字”的用于表音的“主部”和提示字意的“偏旁”,都是独体字,最简化的独体字是有限的,而社会的发展是永不停止的,新生事物的出现是无限的,语言单词的音的分布又是很不均匀的,(例如:在15000个目前所用的汉字范围之内,“gei”,只占有一个单词“给”,“yi”占有200多个单词),这有限的独体字,用完了以后,怎么办?那就只好再创建一个新的字来当“偏旁”或“主部”了。而在“形声字”系统的范围内,最“简化”的独体字早已经达到极限了,要创建新的“偏旁”或“主部”,也只能是合体字了;合体字的最少的笔画的字已经达到20多画了,那么,所使用的“偏旁”或“主部”就得超过20多画。这样一来,随着新字的增加,汉字的笔画数就会随着增加,汉字还是不断趋向“繁化”的。读、写难的缺点还是逐渐增大的。正因为有这样问题,所以,我们的前人,就一直没有把汉字系统全部做成“形声字”;如果没有这样的问题时,最迟在东汉许慎写《说文解字》一书的前后,就把汉字系统全部做成“形声字”了,根本用不着今天的人们来做了。
(2)、“形声字”用于表音的“主部”,还是“间接表音”的。要想知道一个字的读音,不靠口传就得靠查字典。况且,语音是不断变化的,表示读音的“主部”的读音,就会随语言的变化而发生变异,就会随方言的不同而不同。所以,“形声字”不具备传播通用汉语的功能。所以,这种字对于推广普通话,不起促进作用,仍然不能实现“汉字到哪里,普通话就到哪里。”
(3)、“形声字”仍然是“以字构字”的,还是没有规律性、规范性和标准性的,仍然不能如英文那样,用很少的组字元件,在电脑上构建无限的汉字,仍然不能用它来建立“独立自主的汉字信系系统”。
 所以,今天,即使把楷体系统全部化成“形声字”,楷体系统的6大缺点和8大弊病还是不能得到解决。
在此顺便说一下,实际上,“形声字”这个说法,是不确切的,确切的说法应当是“意、音(间接表音)结合字”。因为“形声字”的说法,在理论上承认了汉字是“表示事物的符号”而不是“表示汉语单词的文字”。“文字”是表示语言单词的,单词只有“词音”、“词意”两个要素,何来“词形”?例如“柏”字,这是一个“意、音结合字”。偏旁“木”,对理解词意有提示作用,主部“白”表示词音。“木”是对于树木总体的一种“概念”,在现实世界里是无形的。所以把“柏”定为“形声字”是不确切的。因为“形声字”这个说法,出自《说文解字》一书中的,虽然不正确,但是已经为人们普遍使用了,所以,“跟乡随俗”,我也只好勉强沿用这个说法了。
第二、 把楷体系统,升级更新为 “意、音双表新体汉字系统”以后,“楷体系统”所存在的一切缺点和弊病就完全彻底地克服了。在此,把解决的主要问题例举如下:
1.由于楷体难学导致的高昂的学习成本和汉字文盲,不复存在。
目前楷字体系的系统性,早已毁坏殆尽了,所以,从中找不到任何规律性,既失去了“字义”的提示功能,也失去了“字音”的提示功能,必须死记硬背每个字的形状、含义和读音。成了当今世界上最难学会的和“性/价”比最低的文字。而汉语本来是当今世界上最易学会的语言,由于汉语必须汉字的支持,所以,极其难学的汉字,就淹没了汉语的易学优点,使汉语也成了难学的语言。
   “意、音双表新体汉字系统”,具有很强的规律性,所以可以“依律类推”,“学少知多”。它具有“字义”的提示功能和“直接表音”的功能,所以只要学会了485个构字元件和构字规则,就可以读写任何新体字了。因此,新体汉字可以由儿童的父母在家里的日常生活中,像教儿童说话一样轻易地教会485个构字元件及构字规则,到7岁就能读书看报了。所以,新体汉字可以使汉语系的人群不用花钱到学校长期学习,在家里就可以用很短的时间学会,将使汉语圈的人们在任何困难的环境下都没有“文盲”,新体汉字可以成为“无文盲文字”。
2.能使目前中国的教育教育模式发生根本性的变革,从而是中国的教育效果超过世界最先进国家的教育效果。
由于楷体系统,失去了规律性、规范性和标准性,学生学起来,就必须逐字死记硬背。一般人必须从7岁就开始,花费很多的钱到学校学习,学到20岁也记不住3000个字,一生也记不下4000个字。汉字成了压在儿童头上的一座大山,也往往成了老师或家长惩罚学生的一根“大棒”。中国的一代代的上学儿童,都是在这“大棒”的阴影下,怀着惶恐、乏味、屈服的心情,一天天地熬过童年的。这种启蒙教育,必然使学生形成一种僵化的思维方式。
而“意、音双表新体汉字系统”,本身具有系统性、规律性、规范性、标准性(四性),因此,人们只要学会了485个组字元件和组字方法,就会读、写所有的汉字。从而摆脱了逐个死记硬背的负担。
“意、音双表新体汉字系统”高度的科学性和规律性,让儿童在启蒙教育中,不单学会使用它,又能引起中国儿童思维模式的早期系统化和科学化,为他们今后的思维方式,向着科学性系统性的方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同时,因为新体汉字能使儿童在7岁左右就能读书看报,所以,将会引起现行教育模式的彻底改革,自学成材将成为普遍现象。个人的教育“投入”将比今天的降低千、百倍。也必定使中国的地区文化差别和经济差别减小。现在为了缩小地区文化的差别,采用投入大量人、财、物的办法,每年投入达几千亿元,如果改用意、音双表新体汉字,每年就可以比现在节约四分之三的人、财、物的投入,而且效果更好。
3、  能构建立独立自主的汉字信息系统,彻底摆脱目前汉字信息挂接在英文信息系统上的不利状况。
汉字楷体系统,随着字数的增加,其构字规则会自动失效,使楷体字系统失去规律性、系统性;又由于汉字楷体的部件会随字的大小和所处的位置发生大小或形状的随机变化,所以,也失去了标准性和规范性。这种状况,就不能让电脑“以字构字”,只能采取从字库里调取整个汉字的方式使用汉字。这样,有多少个楷字,字库里就得预存多少,否则,就调不出来所需的字;其调用方法还必须用两种:打字者能识读的字,用“拼音输入法”;不能识读的字用“笔画输入法”。这两种输入法,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大量的同码字。因此,就不能建立“独立自主的汉字信息系统”,汉字信息只能挂接在英文信息系统上,等于把“绳索”套在自己的脖子上了。例如,目前要在电脑的国际通用汉字库里添加一个楷体新字,必须经过国际标准部门批准;还要变更相应的程序系统,这种变更,也是必须人家批准的,并且也不会交给中国自己做的。如此,中国人创造汉字的权利也被人家彻底剥夺了。大多数中国人不了解这一情况,还在沾沾自喜那“一亩三分地”,其实,你的“土地证”早已暗换主人了。仅此一项,中国每年要枉费几千亿元,同时面临着随时都可能被“信息武器”攻击的危险。
由于楷体系统没有系统性、规律性、规范性和标准性,找不出用电脑构建楷体字的“基本元件”,就无“纯汉字楷体信息标准代码”。这样,即使中国能制造电脑的一切硬件了,也还是不能制造出支持“纯汉字楷体信息标准代码”的“芯片”的。所以,还是不能建立脱离“英文电脑信息系统”的“独立自主的纯汉字楷体的电脑信息系统”。
 所以,只有把“汉字楷体系统”换成“意、音双表新体汉字系统”,用新体汉字系统的79个基本元件为“汉字信息标准代码”,才能制造出支持“纯汉字信息系统”的一切“硬件”和“软件”,才能建立起“独立自主的纯汉字信息系统”。
以这种“纯汉字信息标准代码”为基础制造的“纯中文电脑”, 它不需要“整字”字库,只用485构字个元件,就能直接组建出6000万多个新体汉字。同时完全彻底地摆脱了目前楷字系统在英文电脑上存在的一切困难和问题。由于“用键盘组字”,所以,每个字的键盘代码与该字的部件一样,所以,就实现了“新体汉字怎么写,键盘就怎么打”,并且不会出现同码字。所以,会双表新汉字的,都会用电脑打字。
有人说,在现有的英文字母的“汉语拼音方案”的基础上,加上一些“表意”的哑音字母,也可以解决汉字输入的重码字问题。
其实,这种做法是不符合实际的。现在的英文就是用这种方法区别“同音异义”词的,局限性很大,同时给学习英文增加了很大的难度,他们现在正为了跳出这个“泥坑”,费尽心机地寻找办法呢!汉字的“同音异义字”最多的达到400多个,如果汉字也用这种办法区别“同音异义字”,排列的字母长度要超过30个,如何让人们记忆和书写?
因为建立了“独立自主的纯中文电脑信息系统”,所以,“纯中文的电脑信息网”,自然就建立起来了。这种“纯中文的电脑信息网”将会覆盖全球,将比“英文信息网”更强大。覆盖全球的独立自主的中文信息网,在把新体汉字普及到全球的同时,也把汉语普及到全球。
 同时,任何人都能在电脑上造一个新字,来表示新出现的事物。如果出现字形重复,电脑会立即提示出来,所以,永远不会出现同码字问题;任何人在自己的电脑上创建的新汉字,都可以通用于别人的电脑上。这样,“民间创字,政府规范”的优良传统,就恢复了。汉字的权利完全彻底地返回到中国人民的手里了。汉字能够得到继续发展,汉语也就能继续发展,这就彻底摆脱了目前英语侵蚀汉语,使汉语发生僵化和退化,以致消亡的问题了。
4.能使中国以汉字表示的“通用语言”不推自广。
自汉字产生以来,汉字的各种体式都是不直接表示汉字的读音的,不直接表音的汉字,对汉语没有“固化”和传播汉语的作用,因此使汉语在近200年的时间里丢失了“入声”,被以“发展”的名义随便砍去“尖音”和很多“音型”,使汉语 出现了严重退化、汉字出现严重变质。这种情况如果不及时改变,除了造成无限的经济浪费外,更将直接危害着汉语汉字的生存。同时,因为楷体字没有直接表音的功能,不能实现“汉字到哪里,汉语就传到哪里”,所以,国家政府就必须持续不断地进行“推广普通话”。仅这一项,中国每年花费的人力物力就达几百亿元。即使这样,汉语还是不能统一,电脑的汉语语音输入法,还是推广不开。
“意音双表新体汉字”由于直接表意、表音,所以就能“固化”汉语,并能实现“汉字到哪里,汉语就自然传播到哪里” 。这样,就能使“国家通用语言”不推自广。汉语的语音既不会在传播中走样,也不可被人随便丢掉和砍掉。 因为新体汉字对于汉语有“固化”作用,又有“标准化”作用,也就为电脑的汉语语音输入提供了定了条件。
5.能让世界各国的普通大众,用最低的学习成本,很快地学会汉字、汉语,使汉语、汉字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地普及于世界各国的普通民众。
由于汉语必须汉字的支持,汉字楷体的难学,严重地障阻碍了汉语向世界各国民众的传播。这在今天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竞争大势下和中国经济势力遍及全球的情况下,不便于外国民众学会的楷字系统,给中国造成的损失要比给外国人造成的损失大千万倍。
   现在的汉字楷体字,连已经会了汉语的中国人,要想学会,都必须从孩提时期学起,都需要十年的时间;如果不会汉语的外国的成年人学起来,其难度会比登珠穆朗玛峰还难。汉语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语言,汉语的日常用语是世界上最易学会的语言,但是,日常用语之外的大量词汇,必须汉字的支持才能理解。所以,要想完全地学会汉语的外国人,不识汉字是绝对不行的。这样,必须逐字死记硬背成千上万的楷体汉字,汉字就成了阻挡他们学会汉语的“珠穆朗玛峰”了。能越过“珠穆朗玛峰”者只有很少的精英,绝大多数的普通民众只能“望峰兴叹了”。
   “意音双表新体汉字”具有系统性、规律性、规范性、标准性和字义提示、直接表音的特性,与汉语实现了完全的匹配,成了世界上最易学会的文字,因此汉语也就成了世界上最易学会的语言,再加上全球新体汉字信息网的辅助,外国人学起来,就很容易了。一般普通民众,不论年龄大小,只要学会了485个组字元件和组字规则,就学会了基本的常用汉字,花钱很少,时间很短就可以读书看报了。所以,外国的普通小学就能开汉语课了,汉语汉字将搭随中国的经济快车,同步地传到世界各国普通民众那里。中国人向世界发表的文章、商品说明书、商品包装等等,不必用英文了;中国也不需要费巨大资金和人力到外国去办“孔子学院”了,世界各国的民众都会汉语汉字了,中国也不需要 “全民普及英语”教育了。仅这一项,不但为中国的学生搬掉了压在头上的英语大山,也为中国每年节约几千亿元。
6.新体汉字可以对外来单词,实行“意、音(近似音)双翻译”。
由于楷体字只表意 ,不直接表音,所以在翻译外来语言的单词时,就出现了“要翻译其含义,就不能翻译其读音(近似的)”,“要翻译其读音(近似的)就不能翻译其含义,”必须二择其一。由此就出现下列弊病:
如果一律实行“意译”,有些外来词却找不到含有相同词义的汉字来表示;如果一律实行“音译(近似音)”,就使汉字变质成“音节符号”,失去了汉字的表意本性,破坏了汉字体系的系统性,这不单使汉字发生了变质,也使汉语发生了退化。
用意、音双表新体汉字构建法,可以构建出“意、音双翻译”的新汉字,来表示引进外国的单音节或多音节单词,解决了汉字楷体对外来单词“译其音就不能译其意,译其意就不能译其音”的问题。

例如:“般若”、“克隆”之类的外来单词,用新体汉字的组字元件,构建新字来表示之,就可以实现“意、音(近似的)双翻译”了:
 
这样就使汉语、汉字具有了对外来单词的吸纳性,摆脱了楷体系统的封闭状态。既适应了现代社会开放的需要,又为汉语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营养。
   “意、音双表新体汉字系统”的这种“双翻译”功能,也能使地方语言中的好的词汇。汉字系统不能包括的,可以组建新字来表示之。从而使地方词语得到文字记载,对地方语言起到保护作用。
  “意、音双表新体汉字系统” 也为目前还没有文字的中国少数民族,创造他们的民族文字提供了方便条件。如果把少数民族的文字也造成“意、音双表”的,并且借用新体汉字的“意符”,就使他们的文字与汉字具有了“同源性”,这样,就为今后两种语言和文字的发展,提供了一个互相促进的条件。
7.“意、音双表新体汉字系统”具有永久的稳定性。
楷体系统和以前的各种字体系统,都是把独体字或合体字作为构建新字的部件。这种构字方式,随着新词的不断增加,最后必然导致出现多种构字规则,从而使体系失去系统性和规律性;同时,也会导致楷字随着字数的增加,逐渐趋于繁化,今天字数达到8万,笔画最多的字就达到50多画了。这两种情况发展到一定程度,汉字的系统性就自动毁坏了,导致了读写出现极大困难,就必须采取更新体系的办法来解决困难,即呈现“蛇蜕皮”的规律。
而“意音双表新体汉字系统”用485个构字元件(声母、韵母、调符、意符、区别符,共485个)按一个规则构字的。可以构建出6000万多个新体汉字来,笔画数最多的字也不会超过26画。这种构字方式,永远不会出现因字数增加导致系统性毁坏的问题,读写永远十分容易。永远不需要更新体系了,新体汉字系统就具有了永久的稳定性。
8.“意、音双表新体汉字系统”,不需要另搞注音,避免了巨大的浪费。
目前的汉字楷体与汉语拼音字母,就如马车与马的关系一样,二者不可缺一。所以,汉语字典、小学教材、商品说明书和外包装、广告门牌、对外文件、等等,都要伴有汉语拼音字母或英文。不要小看这些印刷品,中国每年在这方面的用纸达几万吨。所以,这方面的浪费,也是巨额的。如果把汉字楷体系统升级为意、音双表新体汉字系统,就如把马车升级更新为汽车一样,只有车而没有马了。所以,上述巨额的浪费就自然消失了。
在此有人会说,新体字虽比楷体优越,但是要全部更换过来,恐怕比建造3个“三峡大坝”还难。说这话的人,大概以为新、旧字体的更替,会如房屋、道路更新改造一样,必须先把旧的拆除,再从原址上建造新的吧?所以提出“不可一下子全换,应当逐渐更换”;有人就问“转换成本有多大?”,“转换时间有多长?”,“能否保证在转换过程中不出现新、旧文字文盲?”“能否保证不出现文化断层?”,“转换后,中国独有的书法艺术、回文诗等文化特产还能延续下去否?”,“汉字文化圈的人们能跟上否?”,“会不会引起国际学者的误解和反对?”,等等。可以说,以上这些疑问全是对“意、音双表新体汉字”不了解造成的。
其实,历史上汉字体式的更新,已经有过多次了,
 
它们出现过上面提出的问题吗? 没有,为什么? 因为每次替换旧体字的新字系统,都是从旧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旧体的“升级版”,这种“升级版”,继承了旧体的一切优点,克服了旧体的缺点,并且保持汉字的如下8点共性不变:
a、方块形;b、表示汉语单词;c、以形表意、意异形异;d、一字一意、一字一音;e、不表语法;f、各字互相独立,可以自由组合成语句或二级单词;g、以字构字的造字方式;h、直接表意,间接表音。这“8点”不变,也就保证了汉字的本质和特性不变。所以,人们把从象形字“大篆”到“宋体”的各种字体都叫做“汉字”。
“意、音双表新体汉字系统”,只是把汉字楷体的“以字构字 、间接表音”的状况改为“用元件构字、直接表音”的状况,相当于汉字形声字集的“升级扩展版”。 这样,既保证了汉字新体与汉字楷体在本质和特性一样,达到“无缝转换”,又实现了与汉语的完全匹配。
所以,在转换过程中,新、旧两种体式可以互当异体字并用,所以既不会出现新、旧字体的文盲,也没有转换的时间“缝隙”;所以,具有初中以上的文化水平的人,用2天,就可学会2000个常用新体汉字,全国的转换时间也不会超过3个月;
由于没有转换的时间“缝隙”,所以也就没有新、旧字体转换的经济成本和人力、物力的浪费;既然新体汉字继承了楷体汉字的一切优点、克服了楷体系统的一切缺点和弊病,又可以“无缝转换”,所以,新体汉字系统就不会违背大众的原先的读、写习惯的,以汉字为基础的一切优秀的文化特产都能保持和继续发展下去。
历来汉字体式的更新方式和过程,都与房屋、道路的更新方式和过程不一样,既不需要“先破后立”,也不需要“逐渐进行”,而是如下棋过程中更换新、旧棋子似的,自然、轻易地就可以实现的。这次“楷体”更新为“意、音双表新体”,也与“隶体”更新为“楷体”一样简单和快速。
  有人说:“意、音双表新体汉字”把字的读音用拼音字母直接表示出来了,但是,“意符”还是不能真的“表意”。这种说法,是把“意符”的作用误解了。其实,“意符”和“区别符”只是“表意”元素的一部分,它的主要作用是为了实现“意异形异,一意一字”的目的;“意符”对理解“字意”,只起到“提示”作用;每个字的“含意”,是由字的整体形状来表示的。 
     有人说“意、音双表汉字不简化,不符合文字发展的方向。”这种观点的人们,应当知道:文字是工具。工具的功能能和材料、工艺决定着工具的最佳结构。文字的难、易,不决定于笔画多少,决定于结构和读、写有无规律性。用0和1可以构建任何文字,笔画最简单,能构让大多数的民众使用吗?一些人说英文比汉字笔画简单,其实错了“英文”是应当是指由英文字母组成的“单词”,而不是其组词元件“字母”;就如不应当把汉字的构字元件“点、横、竖、撇、捺。。。。。”当作汉字一样。事实上,单个英文单词的平均笔画,比单个汉
字平均笔画要多得多。
 
说“文字发展的方向是越来越简化的”和“汉字楷体
的难学,是因为笔画多造成的”,其实都是“汉字罗马派”为了推行“汉字罗马化”而编造的谎言。
有人说,新体汉字输入按键次数比楷体字的输入多。但是,这些人没有看到,新体汉字是“字怎么写,键盘就怎么打”,绝对不会出现同码字;用“汉语拼音法”调出楷字时,虽然比组建“双表新体汉字”的按键少,可是它的同码字很多,是从众多的同码字列表中寻找一个字所用的时间多呢,还是多打两键的时间多呢?“利、害两存时,趋利避害”,“两害具存时,避重就轻”,这是分清“轻、重”的做事原则。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看待,就有不同的优、缺点。
   另一方面,一些常用“楷体简化字”,虽然笔画比“双表新体汉字”少,但是,同时它也少了很多功能,出现了固有的6大缺点和8大弊病,使中国每年浪费上万亿元的财富。“双表新体汉字”,虽然比“多了笔画”,但是,它也多了很多功能,它继承了楷体的一切优点,消除了楷体的一切缺点和弊病,根除了每年上万亿元的浪费。
   保守汉字楷体不变的人们,根本不懂汉字发展的过程和原因:汉字为什么有篆体、甲骨文、隶体、楷体、宋体系统?这不是人们随意乱造的,而是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逼出来的。在没有发现汉语拼音之前,汉字的扩展方式只能是“以字构字”的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事物逐渐增多,汉语的逐渐单词增多,那么,新字的笔画就必然逐渐增多,结构越来越繁。而社会的生活节奏却越来越快,要求汉字的书写更快。这就出现了一种矛盾。怎样解决这一矛盾呢?因为在现有的汉字体系内部,每一个汉字已经是最简化的了。要是不顾体系的系统性规则,随意“简化”,必然破坏了文字的系统性,失去了规律性,反而增加了学习难度。所以,人们只有创造一种新的汉字体系,来简化原来的汉字,替代原来的汉字系统。简化后的汉字,还是用“以字构字”的方式来扩展汉字数量的,所以,随着社会的发展,又出现了前代汉字体式同样的矛盾,所以还得再创一种新的体式来简化之、替代之。这样,汉字就出现了不断地“蛇蜕皮”现象,由此相继出现了篆体、甲骨文、隶体、楷体、宋体系统。近百年以来,中国被卷入了现代社会世界新潮流中了,汉字楷体暴露出很多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缺点和弊病。不更新楷体,是没有别的途径可以完全彻底地解决这些问题的。所以,近百年以来,一些爱国的中国人就一直在寻找更新汉字楷体的最佳方案。可以说,“意、音双表新体汉字”系统,是近百年来可以找到的一种最佳方案。“意、音双表新体汉字”系统,一改从前“以字组字”的传统方式,用 汉语拼音的“声母”、“韵母”和“调符”“意符”、“区别符”五种符号作为构建新体汉字的元件,按一个规则构字。由此,使新体汉字系统永远摆脱了“蛇蜕皮”现象。
有人感到双表新体汉字不如楷体美观。双表新体汉字的外形结构,是由其功能决定的。为了达到与楷体汉字实现无缝转换,所以采用了楷体的笔画元件。这些元件,在楷字范围内,可以说是最简、最美的了,具有唯一性。
如果谁能在保证“继承了楷体字的一切优点,克服了楷体的一切缺点”又能实现“新字与楷字实现无缝转换”的前提下,再找出一套比这套更简化、更美观的组字元件来,并且用这套元件也能构建出更美的6000万多个意、音双表的文字来,那当然更好了。
保守汉字楷体不变的人们,故意把“汉字楷体”与“汉字”两个概念混为一谈,把改进“汉字楷体”,说成是把“汉字推到重来”。汉字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因为汉语没有发生性质的改变,所以汉字在性质上也没有发生改变。只是为了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不断改进更新了体式系统。就每种体式系统来说,在笔画形状和单字整体结构上,各不相同,但是,他们的性质是一样的:表示汉语的单词、一字一意、形异意异、方块形、不表语法。每一次更新,后一种字体系统都是在前一种字体系统的基础上改进发展起来的,它继承了前一种字体的一切优点,克服了前一种字体的缺点,所以,前、后两种字体之间可以实现“无缝转换”。而“意、音双表新体汉字系统”是楷体字体系中的“形声字集”的升级扩展版,仅仅把原来间接表音的“部首”改进为“拼音字母加调符”的组合,原先表意的“部首”不变。所以,其本质没有改变,还是汉字。为什么非说“推倒汉字重来”的字呢?请看下面两种字体的对照举例:
 
一些人既然认为隶体与篆体不同、楷体与隶体不同、宋体与楷体不同,是汉字发展的结果,为什么不承认“意音双表新体汉字”系统与“楷体”系统不同,也是汉字发展的结果呢?要求新体汉字与楷体汉字完全一样“简单”、一样“美观”。这种要求,就如要求“隐形飞机”的外形也要同普通飞机的外形一样顺眼一样,是一种无理的要求。
人们在使用任何工具的时候,除要求功能最好以外,还要求外表也最美观。但是,必须明白,文字的实用性与艺术性哪一个第一?现有的各种汉字字体,单就书法艺术性而言,草书最高,可是它的使用率却最低。篆字的艺术性也不亚于楷体,现在基本不用了。艺术性最差的是宋体字,利用率却是最高的。这就说明,作为工具而言,人们首先看中的不是它的艺术性、美观性,而是实用性。文字不是花瓶,专供闲人赏玩的,它是实用工具。人们用它,是要它来创造财富的。人们对工具的取舍,是以这种工具创造财富的效率为标准的。在现代大工业商品经济的社会环境中,一切都逃不出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的制约。任何低效益的工具,不管它艺术性多么高,都势必被淘汰。任何工具,人们在实用性要求得到满足后,一般再要求具有美观性。这就是说,实用性是第一的,艺术性第二的。如果只求新体汉字的艺术性而不顾它的实用性,就是本末倒置了。一个变性人即使美得胜过“西施”,也没有哪个正常男子愿意与他结婚的。
另外,还有个心理和习惯问题,正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仇人嘴里无好话”。蝙蝠身上穷得死了都不招蛆,样子丑得让人看了打咯碜。可是,因为它的名字与“遍福”近乎谐音,就受到人们的喜爱。带有“蝙蝠”图形的瓷器、玉器、木器、石器、铜器、金、银等日常用物和装饰物,都增加了对购买者的吸引力。这就说明,怎样看待美丑、怎样对待丑美,心里因素是起很大作用的。
看惯了楷体的人,突然看到另一种字体,自然就有些不顺眼。其实,楷体字并不是个个都是美观的,意、音双表新体汉字也并不是个个都不美观。这其中,也是心理因素起了很大作用。
应该看到,今天我们虽然把楷体字作为主要的使用工具,可是篆字、隶体、草体的书法艺术并没有消逝。由于“意、音双表汉字”是从“楷体”发展出来的,构建新体字的笔画都同楷体的笔画一样,字形也是方块的,新、旧两体可以互当异体字混用,所以,原来的楷体书法艺术,仍然可以用在双表新体汉字上。
所以,那些以保护汉字的艺术性为名,实为阻止改进汉字楷体的人们,在“意、音双表新体汉字”面前,其理由是站不住脚的。
有人说:“你没有看到汉字的这个优点:英语的单词,现在已经大到一百万个了,还感到不够用,而汉字三千个,就够用。”其实,这不是汉字的优点,而是汉语的优点。
   英文单词300万个都不够用,那是英语比汉语落后一个历史阶段的缘故。汉字3000个就够用,这是汉语具有“可以用单音词,按‘意、意关联’的规则随机组建很多二级单词”,并且不用专门注解,说出来就能被别人理解的缘故。英语就没有这种随机组建二级单词的功能。所以,汉语的二级单词是无限的,谁也统计不准。因此,在清朝之前,历代只出“字典”就够了,用不着再出“词典”。
  但是,汉语的这种扩建二级词方法,也不是没有局限性的和最佳的方法;汉语只有不断创造单音新词,才是最佳的没有局限性的方法。
   自清朝以来,特别是1840年以来,汉语发生了明显的退化,今天退化得更快,原因是,除了人为的砍掉了“尖音”、“入声”和一些“音型”以外,很多人不按“意、意联合”的规则构建而级新词,又大量对外国的多音节单词实行“音译”,把“表意”的汉字,退化变质成“表音”的“音节字”,这就出现了很多“混血儿”多音单词,就不得不出“词典”了。词典中的多音词越多,不是证明汉语越发展,而是证明汉语退化得越严重。
   在此,也有人会说,汉字楷体,虽然存在诸多缺点,但是并没有达到完全不能使用的程度, 有人问:我们现在的楷体字,有急需改进的必要吗?还有人说,你说的楷体的6大缺点和8大弊病,等到电脑更先进了,就会解决的。有这种观点的人,第一,没有看到世界语言文字大竞争的大势和大多数人们对汉字功能的高标准需求。如果把楷体字比作手划小木船的话,目前社会的实际需求就是万吨远洋核动力轮船。满足于使用楷体字的人们,就是满足于使用小木船的那种人。第二,不懂得电脑的基本原理和结构以及处理文字的情况,以为电脑是万能的。

该帖子在 2012/2/14 5:58:05 编辑过

  离 线  2012-2-14 5:58:05 

sunzhenpo

积分:90
等级:论坛虾米
帖数:61
注册:2012-1-2

  信 息   留 言   编 辑   引 用

A8 楼 

续附件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该帖子在 2012/2/14 5:59:27 编辑过

  离 线  2012-2-14 5:59:27 
本帖子共有 1 页, 1 张回帖,每页有 9 张回帖 >> [ 1 ]
页码:


Powered By : yingfo
Copyright 2001-2006 yingfo All Rights Reserved
执行时间:78.13 毫秒